日期:2025-07-22 06:43:55
1935年10月,红一方面军已经走完了长征的绝大部分,曾经有八万人的队伍,如今仅剩六七千人。当时,他们已经接近陕北,会师的时刻几乎就在眼前。可是,就在某个清晨,部队发出集结号时,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。
有三百多名曾与战友们一同攀雪山、过草地、行军于泥泞中、穿越敌人封锁线的红军战士,竟在一夜之间全部丧命,死于各自的营地里。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营地周围并没有战斗的迹象,似乎所有人都是死于一种剧毒。
这究竟是什么毒,能在一夜之间毒死几百名战士?背后又是什么人指使的毒手?
为了揭开这个谜团,延安方面指派人员返回事发地调查。然而,调查没有任何突破,无论是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潜伏的国民党特务,都无法解释这起奇怪的事件。
建国后,三百多名红军死亡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,直到数名工程师去当地进行地质勘探时,才终于找到了接近事实的线索。
展开剩余89%1935年10月,中央红军刚刚渡过草地,跨越了四渡赤水、巧夺金沙江、强渡大渡河,经过了雪山和草地的严峻考验。红军的队伍已所剩无几,但敌军的追兵却被远远甩在了身后。
北上途中,红军突破敌军层层封锁,终于在10月7日抵达宁夏的六盘山,再次击退了前来截击的敌骑兵团。
这也意味着,红军即将进入陕北,距离与吴起镇的刘志丹及徐海东会合的时刻越来越近。尽管一路上的战斗使得许多战士牺牲,胜利已经指日可待。站在六盘山上,毛主席眺望远方那翻滚的石土之海,诗兴大发,提笔写下了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,以表心中的豪情。
“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”
然而,就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,六盘山下却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。
由于长途跋涉,很多战士都极为疲惫,接下来还要继续攀山。于是,部队在六盘山下停驻休整。一支约三百人的队伍被安排在耿湾镇附近休息。
耿湾镇位于国民党控制区附近,长期受到敌方宣传的影响,村民对红军的态度往往冷漠,甚至不愿与红军接触。战士们在此无法找到当地人带路,只能自己搭建临时营地,利用附近的资源获取食物和水源。大家在疲惫中没有多想,认为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休整方式。
然而,第二天当部队集结准备启程时,大家却发现那三百多名战士没有赶来。这在纪律严明的红军中极为罕见,除非发生了什么异常,否则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缺员。
通讯员赶到耿湾镇,发现那三百名战士居然都安静地躺在营地中,似乎仍在睡觉。
“快醒醒,队伍要开拔了,接下来的路还很艰难。”
通讯员走到一顶帐篷里,准备唤醒这些战士,但无论怎么摇晃,战士们都没有反应。意识到被褥冰冷如铁,通讯员心头一沉,开始检查他们的呼吸......
“......没有呼吸,他们全都死了?”
这一消息像晴天霹雳般传遍了整个红军队伍,首长亲自派人前往调查现场,但由于敌军的追兵时刻威胁,调查并未能深入,最终只能确认这些战士是死于中毒。
其他红军战士将死者整理并埋葬后,匆忙继续上路。
当红军最终在陕北安顿下来后,毛主席依旧无法忘记六盘山下这起离奇的事件,曾多次派人回去调查。
当时有几种猜测。有人认为可能是当地的地主或百姓听闻红军到来,恶意下毒;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队伍里潜伏了国民党特务,趁着分散休息时下毒。
然而,究竟是什么人,如何做到让三百多人一同中毒,而没有伤害到附近的村民,依然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。
如果是当地人下毒,毒物的来源显然是食物。然而,由于红军战士们并未与当地人有过深入接触,而耿湾镇又相当贫困,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下毒。即便有毒药,谁会在此时采取行动?
如果是队伍中的特务,又为何选择这一时刻下毒?红军长征途中无数艰难时刻,为何偏偏选择了这支小分队?
即便真有特务,如何确保三百多人全都中毒,而无一人幸免,也让人难以理解。
为了弄清真相,延安派出了多个调查组,走访了耿湾镇的几乎每一位村民,但结果却始终是“不知道”。调查未能找到任何作案线索,最终,鉴于当时形势紧迫,关于三百名红军战士死亡的案件被暂时搁置。延安方面普遍认为,这一定是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策划的阴谋。
这起事件一直拖延到解放后,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多,真相逐渐被遗忘。毕竟,连蒋介石都已被迫迁至台湾,再去追究一个几十年前的投毒案件,显得不再有任何实际意义。
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。
1978年,国家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时代,许多过去的争议逐渐被放下,新的发展计划得以推行。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,1989年,兰州军区启动了大规模的地质与水质勘探工作。刚好,水质调查组也来到了耿湾镇。
那时,来到耿湾镇的两位水质地质工程师都是姓王的,一位叫王森林,另一位叫王学印。由于耿湾镇地处断层带边缘,地质环境复杂,水中的钾和钠离子超标,虽然不至于致命,但长期饮用确实会影响健康。
调查组的初步结果显示,当地水质苦涩,经过多次化验也确认了这些水中含有异常成分。尽管这些元素并不致命,但如果不加以处理,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长期影响。为了进一步调查水质的分布和地质背景,两名工程师继续走访当地村民。
在交谈中,村里的老人提到当年三百红军的死亡,王学印和王森林不禁感到震惊。如果水中真的有毒,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中毒。两人继续深入研究水质,最终在红军营地附近的泉眼中发现了异常——泉水中竟然充满了气泡。
经过详细检测,他们发现这些水中含有致命的氰化钾。这种剧毒物质仅需几毫克即可导致大脑损伤,进而引发呼吸困难,最终致命。死者的皮肤也会因缺氧呈现红色,而这与当年红军战士遗体的描述完全吻合。
那么,为什么当地村民并没有因此中毒呢?
王学印和王森林继续深挖,最终发现当地的地质活动非常稳定,只有每十几年才会发生一次地质变动。这些变动会导致地下水释放出氰化物气体。红军正巧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来到这里,而工程师们则在同一地质周期内再次到达。
当地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些泉水的危险,因而避免饮用,而红军战士在未察觉的情况下,喝下了这些含有氰化钾的水,最终中毒身亡。
两位工程师将这一调查结果报告给上级,并附上了死亡原因的证据。
很快,镇上的水质得到了改善,富含钾离子的地下水被加工为化肥,不仅使当地的农田变得更加肥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